安仁县:开展居间服务实现三方共赢
信息来源:安仁县农机事务中心 作者: 侯智超 时间: 2024-11-13

近年来,安仁县大抓农机合作社建设,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服务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困难:一是小户田块分散,作业成本高;二是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出现纠纷;三是作业质量在效益和损失的天平上博弈,造成事后收费困难;四是供求关系没保障,应急时出现卡壳等等。为解决上述困难,去年以来,县农机事务中心大力倡导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户"模式,创新开展村组织居间服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三方共赢。


一、基本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新时代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县大抓农机合作社建设,创建了一批具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家,带动发展农机合作社50余家,各农机合作社发挥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作用,助推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加销一体化,有效解决了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种田收益低、水稻生产靠天吃饭等系列难题。但农机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困难:一是小户田块分散,作业成本高;二是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出现纠纷;三是作业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重自身效益轻农户损失,造成事后收费困难;四是供需信息不畅、供求关系没保障,应急时出现服务卡壳等等。为解决上述困难,去年以来,县农机事务中心大力倡导农机合作社组织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创新,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开展村集体组织与农机合作社合作机制探索,创新开展村组织居间服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63万余亩,覆盖面达95%以上,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初步实现。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形式的创新

采取“农机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形式开展农机社会化居间服务,村组织具备政治和组织优势,易于协调、组织连片种植作业,调处各类纠纷。村组织年初规划整村水稻生产后,负责联系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签订作业合同,作业过程中负责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负责作业质量与安全生产的监管、负责组织作业质量及面积验收、负责服务费结算收取、负责后期服务跟踪管理等工作。目前安仁县50个农机合作社中有17个与村集体组织建立居间服务机制,合作的行政村148个、服务农户1.2万余户。

(二)主要服务模式

1.居间服务模式:着力发挥村支两委网格化管理优势和连接农户的桥梁作用,组织农机合作社围绕机翻耕、机栽插、机植保、机收割、机烘干、仓储加工开展单环节、多环节、“保姆式”全环节等菜单式服务。安平镇石禾村集体经济薄弱,且早稻生产困难,去年以来通过居间服务,解决了早稻生产难题,村集体经济还增收3万元以上。天鹰合作社有无人植保飞机59台,与48个行政村建立一村一机服务站点,开展水稻、烤烟飞机植保作业服务行政村120多个,其中承担了全县5.1万亩烤烟80%飞防作业任务。

2.带机入社模式: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集体资金优势,由村集体购置农机具委托农机合作社开展服务,村集体固定保底分红或按作业量分红。安平镇沿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村集体投资购买农机具,以带机入社模式,把机具委托给合作社经营管理,为农户开展烤烟和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既推动了产业发展,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安仁县排山村委会今年购置2台高速插秧机、2台抛秧机、2台拖拉机委托排山河供销惠农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服务,预计年底可分红20万元以上。

3.全程生产托管模式:发挥村支两委组织协调优势,村集体统一流转农户的土地全程生产托管给农机合作社,村集体按服务溢值的40%分红,农户按服务溢值的60%分红。金紫仙镇源田村、永乐江镇南湖村、灵管镇古铛村等20余个村,通过流转土地和组织协调,将土地整村或整组全程生产托管给农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

三、  主要成效

一是有效激发村组织服务活力。通过机制创新,开展居间服务,彰显村组织、合作社社会担当,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与水平,打造了为民服务金字招牌。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专业团队作业,实现安全高效;节约生产成本,降低服务价格;提高作业效率,不误农时农事;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品质产量;依托服务站点,农户省时省事。

二是有效实现"三方共赢"。即农机合作社得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农户得到实惠。依托村组织的中间服务,合作社连片规模作业,全过程省心省力专心做事,作业面积和服务效率提升25%,虽降低作业服务收费价格并提高农户稻谷收购价格,但综合效益提升15%左右;村集体经济通过收取居间服务费不断壮大,可复制、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户享受优惠服务价格,节省生产成本,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根据测算,采用全链条居间服务,合作社每亩服务让利211元(按每季飞防作业2次、每亩产粮1000斤计),其中农户每亩得利149元,村集体每亩收取居间服务费获利67元。

三是有效确保粮食安全。通过居间服务推动规模经营,大力提高农户参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种田不合算和小农户生产现代化难题,尤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老化、短缺等问题,有效推广良种、良机、良法,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实现降本增效;对于整治抛荒、推广“稻稻油”模式生产等产生积极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保面积稳产量和丰产丰收目标,有力保障粮食安全。


安仁县:开展居间服务实现三方共赢
信息来源:安仁县农机事务中心 时间: 2024-11-13 03:11

近年来,安仁县大抓农机合作社建设,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服务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困难:一是小户田块分散,作业成本高;二是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出现纠纷;三是作业质量在效益和损失的天平上博弈,造成事后收费困难;四是供求关系没保障,应急时出现卡壳等等。为解决上述困难,去年以来,县农机事务中心大力倡导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户"模式,创新开展村组织居间服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三方共赢。


一、基本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新时代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县大抓农机合作社建设,创建了一批具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家,带动发展农机合作社50余家,各农机合作社发挥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作用,助推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加销一体化,有效解决了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种田收益低、水稻生产靠天吃饭等系列难题。但农机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困难:一是小户田块分散,作业成本高;二是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出现纠纷;三是作业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重自身效益轻农户损失,造成事后收费困难;四是供需信息不畅、供求关系没保障,应急时出现服务卡壳等等。为解决上述困难,去年以来,县农机事务中心大力倡导农机合作社组织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创新,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开展村集体组织与农机合作社合作机制探索,创新开展村组织居间服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63万余亩,覆盖面达95%以上,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初步实现。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形式的创新

采取“农机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形式开展农机社会化居间服务,村组织具备政治和组织优势,易于协调、组织连片种植作业,调处各类纠纷。村组织年初规划整村水稻生产后,负责联系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签订作业合同,作业过程中负责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负责作业质量与安全生产的监管、负责组织作业质量及面积验收、负责服务费结算收取、负责后期服务跟踪管理等工作。目前安仁县50个农机合作社中有17个与村集体组织建立居间服务机制,合作的行政村148个、服务农户1.2万余户。

(二)主要服务模式

1.居间服务模式:着力发挥村支两委网格化管理优势和连接农户的桥梁作用,组织农机合作社围绕机翻耕、机栽插、机植保、机收割、机烘干、仓储加工开展单环节、多环节、“保姆式”全环节等菜单式服务。安平镇石禾村集体经济薄弱,且早稻生产困难,去年以来通过居间服务,解决了早稻生产难题,村集体经济还增收3万元以上。天鹰合作社有无人植保飞机59台,与48个行政村建立一村一机服务站点,开展水稻、烤烟飞机植保作业服务行政村120多个,其中承担了全县5.1万亩烤烟80%飞防作业任务。

2.带机入社模式: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集体资金优势,由村集体购置农机具委托农机合作社开展服务,村集体固定保底分红或按作业量分红。安平镇沿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村集体投资购买农机具,以带机入社模式,把机具委托给合作社经营管理,为农户开展烤烟和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既推动了产业发展,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安仁县排山村委会今年购置2台高速插秧机、2台抛秧机、2台拖拉机委托排山河供销惠农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服务,预计年底可分红20万元以上。

3.全程生产托管模式:发挥村支两委组织协调优势,村集体统一流转农户的土地全程生产托管给农机合作社,村集体按服务溢值的40%分红,农户按服务溢值的60%分红。金紫仙镇源田村、永乐江镇南湖村、灵管镇古铛村等20余个村,通过流转土地和组织协调,将土地整村或整组全程生产托管给农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

三、  主要成效

一是有效激发村组织服务活力。通过机制创新,开展居间服务,彰显村组织、合作社社会担当,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与水平,打造了为民服务金字招牌。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专业团队作业,实现安全高效;节约生产成本,降低服务价格;提高作业效率,不误农时农事;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品质产量;依托服务站点,农户省时省事。

二是有效实现"三方共赢"。即农机合作社得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农户得到实惠。依托村组织的中间服务,合作社连片规模作业,全过程省心省力专心做事,作业面积和服务效率提升25%,虽降低作业服务收费价格并提高农户稻谷收购价格,但综合效益提升15%左右;村集体经济通过收取居间服务费不断壮大,可复制、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户享受优惠服务价格,节省生产成本,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根据测算,采用全链条居间服务,合作社每亩服务让利211元(按每季飞防作业2次、每亩产粮1000斤计),其中农户每亩得利149元,村集体每亩收取居间服务费获利67元。

三是有效确保粮食安全。通过居间服务推动规模经营,大力提高农户参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种田不合算和小农户生产现代化难题,尤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老化、短缺等问题,有效推广良种、良机、良法,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实现降本增效;对于整治抛荒、推广“稻稻油”模式生产等产生积极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保面积稳产量和丰产丰收目标,有力保障粮食安全。